2025年兩會為物流行業指明方向——“國際通道”“數智轉型”“綠色低碳”成為關鍵詞。作為西南物流企業一份子,緊抓政策機遇,以“技術賦能、服務下沉、生態共建”為錨點,探索物流與區域經濟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助力國家“雙循環”戰略落地。以下結合兩會熱點與潤寶實踐,解讀未來物流趨勢與企業行動。

1. 多式聯運:打通“西南動脈”,銜接東盟市場
政策聚焦:兩會代表呼吁加快多式聯運標準化建設,推廣“一單制”“一箱制”服務,構建高鐵物流網絡,降低跨境運輸成本
潤寶實踐:參優化昆明至萬象跨境物流時效,通過鐵路-公路無縫銜接,助力云貴高原農產品出口東南亞市場。未來計劃聯合地方陸港,探索“高鐵+冷鏈”專線,提升生鮮運輸效率。
2. 綠色低碳:循環經濟與新能源雙輪驅動
政策聚焦:兩會提案強調推廣新能源物流車輛、循環包裝技術,推動物流行業綠色轉型。
潤寶實踐:試點新能源短途配送車隊,成都城區覆蓋率超40%;引入循環包裝技術,跨境業務中單箱復用率提升至8次,減少一次性包裝消耗50%。
3. 數智化轉型:從“效率優化”到“生態重構”
政策聚焦:兩會代表建議建設國家級物流大數據平臺,推動中小物流企業數字化升級,探索自動駕駛、無人機配送等“黑科技”應用。
潤寶實踐:上線智能倉儲管理系統,庫存周轉率提升20%;聯合高校研發路徑優化算法,城配車輛空駛率降至12%。未來擬試點無人機山區配送,破解農村“最后一公里”難題。
4. 靈活就業保障:構建“有溫度的物流生態”
政策聚焦:兩會提案聚焦新就業群體權益保護,建議完善社保動態繳費機制,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潤寶行動:為司機、分揀員提供定制化工傷保險,覆蓋率達90%;聯合職業院校開設“物流技能提升班”,年均培訓超150人次。

Part 2:潤寶物流的差異化競爭力
? 區位優勢:西南樞紐,輻射東盟
網絡布局:依托成都、昆明兩大核心樞紐,覆蓋川滇黔主要城市群,銜接中老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形成“干線+支線+末端”立體網絡。
? 技術賦能:從“傳統倉儲”到“智慧節點”
智能倉儲:采用AI分揀系統,日處理能力達60萬件,錯分率低于0.1%;“潤寶云管家”小程序實現貨物全鏈路可視化追蹤。
數據整合:接入省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共享公路、鐵路運力數據,多式聯運訂單響應速度提升35%。

Part 3:未來戰略——政策紅利與產業升級共振
1. 綠色物流深化行動
新能源普及:2026年前新增50輛電動城配車,聯合充電樁企業共建“光儲充一體化”站點,打造低碳示范線路。
循環包裝生態:與箱箱共用等企業合作,跨境業務中循環包裝占比提升至30%,推動“包裝即服務”模式。
2. 數智化生態構建
區域數據平臺:聯合地方政府搭建“西南物流數智大腦”,整合公路、鐵路、口岸數據,實現運力智能匹配與風險預警。
技術下沉農村:試點無人機配送網絡,覆蓋云南高山村落,縮短生鮮上行時效至6小時,助力“云品出滇”。
3. 跨境物流能力升級
東盟市場深耕:拓展中老鐵路沿線冷鏈倉配節點,為鮮花、果蔬提供恒溫跨境運輸服務,目標降低損耗率至5%以下。
政策協同:借力云南跨境電商綜試區政策,探索“保稅倉+海外倉”聯動模式,簡化跨境清關流程。

【扎根西南,鏈動未來】
潤寶物流將以兩會精神為指引,聚焦 “綠色化、數智化、網絡化” 三大方向,持續優化供應鏈服務能力。通過技術賦能降本、生態共建提質,助力西南物流從“通道經濟”向“樞紐經濟”躍遷,為鄉村振興與區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