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為物流行業規劃了明確的發展方向,通過多維度政策支持,為行業帶來以下機遇:
一、物流成本降低與全國統一市場建設
-
專項行動推動降本增效
政府提出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通過破除地方保護、優化市場準入規則、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等方式,打通經濟循環的堵點。例如,2024年已實現物流成本降低約4000億元,其中運輸成本減少2800億元。未來將進一步推廣多式聯運和優化運輸結構,如河南推動內河航運“公轉水”,利用低成本優勢降低大宗貨物運輸費用。
-
全國統一市場構建
修訂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完善信用體系等措施,將減少區域分割和“內卷式”競爭,促進物流資源高效配置。例如,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強化物流網絡覆蓋全國的能力。
二、跨境物流體系升級與國際合作深化
-
跨境寄遞與海外倉建設
報告強調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支持跨境電商發展,加強海外倉布局。云南依托中老鐵路常態化開行“瀾湄快線+”貨運班列,并建設國際班列集結中心,為跨境貿易提供高效通道。
-
國際物流通道拓展
保障中歐班列穩定運行,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優化“一帶一路”沿線產業鏈供應鏈布局。例如,云南推動磨憨口岸“智慧口岸”建設,簡化通關流程,降低企業時間成本。
三、綠色化與數字化轉型加速
-
綠色物流政策支持
報告提出鼓勵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等新增長點,推動新能源應用。物流企業可通過綠色包裝、電動運輸工具等方式響應低碳政策,如海南推進航空物流低碳化,提升冷鏈物流專業化水平。
-
科技創新驅動效率提升
“人工智能+”行動和數字化工具的應用將優化物流管理。例如,河南提出發展數智物流,推動供應鏈與物流深度融合;京東等企業通過智能倉儲和自動化分揀技術提升效率。
四、區域協同與產業集群發展
-
區域物流樞紐建設
云南、河南等地依托區位優勢打造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云南深化中老鐵路沿線的多層級物流樞紐網絡,河南則通過“五縱五橫”交通網絡強化全國中轉角色。
-
產業融合與供應鏈整合
廣東、四川等地推動物流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培育示范項目。例如,廣東計劃到2027年打造100個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四川加快建設準公益性物流數智化平臺。
五、政策環境優化與人才培養
-
涉企檢查規范化
國務院出臺《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減少干擾性檢查,為物流企業創造穩定經營環境。
-
專業化人才培養
河南通過高校與企業合作培養冷鏈物流等專業人才,計劃到2025年物流師數量超2.5萬人,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
總結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為物流行業提供了從降本增效到國際化布局的全方位支持,企業需抓住政策紅利,結合區域優勢與技術升級,提升競爭力。跨境物流、綠色轉型、數字化應用等領域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核心賽道。(轉自網絡)